黨的領導
第一條第二款:“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strong>
社會主義法治
1、序言第七段:指導思想增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序言第七段:“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修改為“健全社會主義法治”;
發展
1、序言第七段:指導思想增加“科學發展觀”;
2、序言第七段:增寫“貫徹新發展理念”;
民族和諧
1、序言第十一段“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已經確立,并將繼續加強?!?/strong>
2、第四條第一款:“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strong>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序言第七段:“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序言第十段:統一戰線的組成:“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革命建設加改革
1、序言第十段:“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修改為“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
2、序言第十二段:“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開的”;
價值觀
第二十四條第二款:“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
憲法宣誓
第二十七條增加第三款:“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strong>
主席任屆
第七十九條第三款:國家主席、副主席取消了“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限制;
生態文明
1、序言第七段:“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第八十九條國務院的職權增加了領導和管理“生態文明建設”;
國際關系
1、序言第十二段:“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堅持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后增加“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開放戰略”;
2、序言第十二段: “發展同各國的外交關系和經濟、文化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strong>
專門委員會
全國人大下設的法律委員會修改為“憲法和法律委員會”;
監察委員會
1、第三章“國家機構”中增加第七節“監察委員會”:
① 國家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和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
性質:各級監察委員會是國家的監察機關。國家監察委員會是最高監察機關。
② 組成: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員若干人。任期:監察委員會主任每屆任期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③ 上下級關系:國家監察委員會領導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的工作,上級監察委員會領導下級監察委員會的工作。
④ 法律保留:監察委員會的組織和職權由法律規定。
⑤ 負責:國家監察委員會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和上一級監察委員會負責。
⑥監察獨立:監察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2、監察機關與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并列
(1)第三條第三款:“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strong>
(2)第六十五條第四款:“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strong>
(3)第一百零三條第三款:“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strong>
(4)第一百零四條: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監督本級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工作”。
(5)第六十七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六)監督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
3、監察委員會人員的產生和罷免
(1)第六十二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七)選舉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
(2)第六十三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罷免下列人員: “(四)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
(3)第六十七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 “(十一)根據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的提請,任免國家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4)第一百零一條第二款: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并且有權罷免本級監察委員會主任、本級人民法院院長和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strong>
4、政府刪掉了監察權
(1)第八十九條國務院的職權刪掉了領導和管理“監察”工作;
(2)第一百零七條第一款: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職權中,刪掉了監察工作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