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梁鵬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這在黨的歷史上前所未有,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在歷史新起點上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通過對全會精神的學習,個人深有體會。
作為公司高管、黨員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五個意識”,確保國有企業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序推進。
一是大局意識。大局意識就是小局服從大局,在關鍵時刻,與公司黨委、董事會保持高度一致。強化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主的思想主導,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禁止出現無大局、無組織、無原則的事件。
二是服從意識。黨員干部服從是天職,要不折不扣、不走樣、不變形的執行好黨的各項決議。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始終堅持著“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獻給組織”,為公司改革發展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三是責任意識?!霸谄湮?,謀其政”,在位一天,應盡一天的責,做出一天的成績。要以實際行動忠誠履職,緊緊做好和推動國企改革,按照省委、國資委要求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使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四是團隊意識?!氨娙耸安窕鹧娓摺?,就是說一個團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才有干勁,才能出業績。團結班子成員,堅持做到同心、同向、同步,始終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不失位”,才能確保公司各項改革措施有力、高效的推進。
五是創新意識。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采用過去的傳統辦法,很難在工作上取得實效,這就要求我們黨員領導干部要樹立創新意識,長期來看,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有人提供三年以上的熟練產業工人,中國未來要在世界上站住腳就要靠制造業。那么制造業現在發生什么變化?制造業會由原來依靠成本優勢大規模制造的模型變成這樣一個模型,叫做“專業化公司+信息化改造+小制造”。往后十年之內,有50-60%的傳統制造業企業邁不過這個坎,但是邁過坎的這些企業在未來將有非常大的前景。作為傳統的鋼絲繩制造企業,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全面深化改革,運用科學化的手段,以高水平、高質量、高信譽的產品迅速占領市場。
把握方向,做好企業轉型升級,加快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經濟體制改革必須立足于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
從1978年算起,我們現在進入到改革第四個時期。到去年11月召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國政府重新提出來要搞改革,在60大領域里面進行改革。所以從36年來的中國經濟改革歷史看,2014年是第四個改革周期的開始之年,所以從改革角度講非常重要。巨變將在2014年發生。中國未來要想在世界上站住腳就要靠制造業,而制造業面臨巨大的問題,一定要轉型,制造業和城鎮化是驅動中國未來發展的兩輪馬車,但制造業面臨巨大的問題,一定要轉型,城鎮化也面臨問題,也需要改革,如果轉型和改革到位,中國經濟發展就沒問題。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不好,中國經濟就面臨一個巨大的泡沫。
公司未來的發展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這是公司過去取得輝煌成就的成功經驗,是全體干部職工在摸索前進中得到的普遍共識。我國過去36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我公司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我公司要始終不渝地堅持改革,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思路,堅持將改革精神貫徹到公司管理、發展的基本方略之中,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推進改革創新,不斷在制度建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面邁出新步伐,奮力把公司發展事業推向更高峰。作為老的制品加工企業,要做好轉型升級,圍繞“優主業、調結構、提質量”全方位開展工作,公司上下必須抓緊布置,抓緊落實,勵精圖治,為實現公司的宏圖偉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毫不動搖走黨和干部職工在長期實踐中開辟出來的改革道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以更加寬廣的胸懷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使大企業優勢互補、劣勢對沖。適當時機引進強而優的戰略合作伙伴,真誠合作,實現互利共盈,做好經濟轉型改革這篇文章。
改革始終是推動全公司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必須毫不動搖推進改革,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風險。